第2章 啥?俺老公死了?

谢慧英第一次出远门,就看到了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阵仗。

有人举着一个大白牌,上面写着她的大名,底下还特意标注“寻找杨友庆”的家人。

举牌的是个年轻小伙子,白衬衣、西装裤,衣服是体面衣服,就是邋遢了点儿,一看就是从地头过来的,裤腿和袖子上沾着干巴的泥,脸上也有没擦干净的泥点子。

谢慧英心道:看来果园是真有事儿,只能抽出来这么一个人过来接她。

但这人……

咋看也不像下地干活的农民?

她揣着疑惑,牵着孩子迎上去,面带微笑地说道:“小伙子,俺就是杨友庆的家人,是他让你来接俺们的吗?”

“是,额,不是,额……”

小伙子吞吞吐吐地点头又摇头,像是组织不好语言,索性不说话了,伸手就去抢谢慧英手里的行李箱,“咱们赶紧过去看他吧!”

说罢,拉着行李箱小跑着在前面开路。

谢慧英心里的疑惑瞬间转变成了担忧——这是出事儿了!

谢慧英一左一右拉起儿女,也跟着跑。

跑上车,又下车。

车上她问的每一句话,都没得到回答,能收到的反馈只有欲言又止的怜悯目光和油门的轰鸣。

“妈,他咋把咱拉到医院了?”

谢慧英来不及回答,牵着孩子继续跟着年轻小伙子跑。

地上的标识告诉她,这是抢救室的方向,没等跑到抢救室,迎面走来一群人。

他们人人身上带着泥,个个红着眼,簇拥着一个盖着白布的病床,很明显床上的那人没救了。

谢慧英同情地牵着孩子往边上靠,刚准备把路让开,就看到带她过来的年轻小伙子在病床前停下了脚步。

再回头,对视间,年轻小伙子眼眶红红地朝她鞠了一躬:“对不起,我们还是晚了一步!”

这一瞬间,谢慧英只觉得天旋地转!

“咚咚咚……”

小杨云抱了一路的小包裹洒了,一块块腱子肉咕噜噜地滚了一地。

没有卤牛肉的香味儿,只有因为天热放臭了的刺鼻气味儿。

“俺爸最喜欢吃的卤牛肉掉了,莫事儿莫事儿,洗洗还能吃……”

小杨云追着卤牛肉一块块地往包裹里捡,小声嘀咕着要给爸爸做凉拌牛肉吃。

“妈?啥意思?他啥意思啊?”小杨立追着问。

“妈?”

“妈?你掐着我了……”

谢慧英慌忙松开手,没有儿女做支撑,她差点儿一个趔趄地摔倒,此刻她距离病床也就几步的距离,走得却比两天两夜的火车还要漫长。

她的丈夫……死了!

死在他们家团聚的这天!

落叶要归根。

谢慧英到达南疆的第三天,就抱着丈夫的骨灰盒,再次来到巴喀火车站。

送站的还是那个年轻小伙子,依旧是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,临到分开,才说出一句心里话:“杨友庆同志舍己救人,他是英雄!”

谢慧英看一眼大儿子怀里抱着的骨灰盒,默默转身,检票进站。

年轻小伙子目送她消失在人海里,始终没能问出那句话。

……

一个月坐三趟长途火车是什么体验?

谢慧英又回到了南疆!

“嫂子,我又来接你们了!”

前来接站的还是那个年轻小伙子,谢慧英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和身份。

徐新东,上沪援疆办的农业技术员。

“又麻烦恁了。”谢慧英说着,递上从老家带来的特产,“这是俺做的红薯粉条,你拿回去炖肉吃。”

徐新东忙不迭地摆手:“嫂子,你这大老远地还想着给我拿东西,这怎么好意思。”

“别和俺客气,以后麻烦恁类事儿多着嘞,现在赶紧带俺去果园看看吧。”

乱糟糟的火车站本就不是谈话聊天的地方,谢慧英带着孩子们坐上徐新东开来的越野车,被吵闹了两天两夜的耳根子才算清静下来。

“徐技术员,恁开车慢点儿,俺眯一会儿。”

长途奔波令谢慧英时刻保持着警惕,如今坐进熟人的车里,她终于能放松下来了。

徐新东通过后视镜看一眼瘦脱了相的谢慧英,点点头:“嫂子您好好休息。”

有睡觉的条件了,谢慧英闭上眼睛以后,脑子却不肯歇息,想的全是果园的模样。

去年,她和丈夫看到援疆新闻,了解南疆有扶持政策,找当地老乡打听过后,选择放弃进厂打工,凭着一手种地的好本领,来新疆承包果园。

也是做出这个决定的当月,谢慧英怀上了第三胎,丈夫担心照顾不好她,让她留在老家待产,这样不管婆家还是娘家,都能帮衬一把。

等孩子大了,可以撒手了,再到南疆团聚,共同为了小家的未来奋斗!

一个星期前,正在老家处理丧事的谢慧英接到徐新东电话,询问她果园的留置问题,提出可以帮果园找一个接管果农。

谢慧英拒绝了。

果园里的每一棵果树都是丈夫亲手种下的,丈夫更是因为救人牺牲在了果园里,谢慧英不舍得把丈夫的心血交给旁人!

再者,家里为了承包这50亩的果园,问各家亲戚借了不少钱,如果现在放弃承包果园,光靠外出进厂打工挣那点儿死工资,得熬多少年才能还清欠债?

亲戚们知道丈夫没了,没有在她家最艰难的时候催账,可她不能不着急还钱,当欠钱不还的老赖。

上一趟,她走得匆忙,没去果园仔细瞧一瞧,对50亩果园的受损情况了解有限。

今天,越野车一路沿着临时铺出来的石头路开到果园的地头,谢慧英才看清楚融雪性洪水的破坏力有多强!

她站在地头,近看是那些已经断掉的苹果树,被毒辣的日头晒得枝叶枯萎,远观又能看到不远处的巍峨雪山,不知已经屹立在那里多少年。

她想象不出,丈夫是怎么从汹涌的融雪性洪水里救出了那个维族小女娃,但能从受损面积达到85%的惨状,想象得到当时的凶险和丈夫的勇敢。

“融雪性洪水就是从那些雪山过来的吗?还有这些砸坏了大路和果树的石头,都是从那些雪山过来的吗?还会不会再有?”谢慧英面带忧愁地问。

“嫂子您放心,这次天灾给我们敲了警钟,政府马上就会根据这里的地形修一条更大的水渠用来引流,避免和杜绝这类悲剧再次发生,另外还会给受到损失的果农进行补助,帮助果农清理受损果园。”

徐新东掏出记录工作的本子,算着日期说道:“最快后天就能清理艾力大叔家的果园,接下来机械车就能来搬你家果园里的这些大石头了。”

谢慧英家的果园受损面积达到85%,受损果树主要是已经挂了果的苹果树,可以说能挣钱果树被毁的差不多了。

去年,为了承包果园,他们在老家借了钱,原想着今年能卖果子还债,现在看来,今年的收成能不能还上利息都是个问题,移栽新果树的成本对此刻的谢慧英来说,更是一笔新的巨大投资。

眼前的光景,比谢慧英来之前预想的还要艰难!

“再回家看看吧。”

看看丈夫原先住的棚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