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五章 施奇谋扭转战局

战场上,匈奴的攻势愈发猛烈,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,大地都仿佛在这喧嚣中颤抖。匈奴骑兵仗着精湛的骑射技艺和矫健的战马,如黑色的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守军防线。他们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,每一次挥舞,都伴随着守军士兵的惨叫和鲜血飞溅。

顾云洲在前线拼杀,身上的战甲早已被鲜血染红,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。他手中的长枪如同蛟龙出海,一次次刺向敌人,但匈奴的兵力似乎无穷无尽,刚击退一批,又涌上来一批。他的手臂因长时间挥舞长枪而酸痛不已,汗水混合着血水顺着脸颊滑落,滴在脚下的土地上。“兄弟们,守住防线!为了边疆的百姓,为了我们的家园,不能退!”顾云洲大声呼喊着,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,鼓舞着身边守军的士气。

与此同时,苏雨墨在后方的医疗点忙碌得如同不停旋转的陀螺。医疗点里挤满了伤员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和草药味。她穿梭在伤员之间,眼神专注而坚定,双手不停地为伤员清洗伤口、包扎换药。每一个伤员在她眼中都是珍贵的生命,她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“姑娘,疼……”一个年轻的士兵咬着牙,脸上满是痛苦的神情。苏雨墨轻声安慰道:“别怕,忍一忍,很快就不疼了。你是最勇敢的战士,再坚持一下。”说着,她的动作更加轻柔,眼中满是关切。

突然,一名士兵匆忙跑进来:“不好了,匈奴的一支小队朝着我们医疗点来了!”苏雨墨闻言,脸色微微一变,但很快镇定下来。她迅速让义勇军伤员撤到后方相对安全的位置,自己则带领几个稍能行动的护卫,拿起武器准备迎敌。她深知,医疗点一旦被破坏,无数伤员将性命不保。

千钧一发之际,顾云州如神兵天降,带着几名精锐士兵赶来支援。他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,大喝一声,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,瞬间挑翻了为首的匈奴骑兵。“雨墨,我来助你!”顾云洲的声音坚定有力,让苏雨墨心中一暖。两人并肩作战,与匈奴小队展开殊死搏斗。

激战正酣,苏雨墨突然灵机一动,她发现附近有一处山谷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若能将匈奴引入其中,便可关门打狗。她迅速将想法告知顾云洲,顾云洲点头赞同,两人默契配合,佯装不敌,且战且退,将匈奴小队引入山谷。

进入山谷后,匈奴才发现中计,但为时已晚。顾云洲和苏雨墨指挥士兵们从两侧山坡上投掷巨石和箭矢,匈奴骑兵在狭窄的山谷中无处可躲,顿时乱作一团。经过一番激战,匈奴小队全军覆没,医疗点得以保全。

解决了眼前危机,苏雨墨和顾云洲回到主战场。此时,双方陷入胶着,守军虽顽强抵抗,但匈奴兵力和装备优势明显,形势依旧严峻。苏雨墨仔细观察战场,发现匈奴大军后方粮草辎重堆积如山,防守却相对薄弱。她意识到,这或许是扭转战局的关键。

苏雨墨与顾云洲、李将军商议后,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。他们挑选了一支精锐小分队,由顾云洲带领,趁夜色绕道偷袭匈奴粮草营地。与此同时,苏雨墨和李将军在正面战场佯装集结兵力,准备发动大规模反击,吸引匈奴主力的注意力。

夜幕降临,月光如水,洒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。顾云洲带领小分队悄悄出发。他们沿着山间小路,避开匈奴的巡逻队,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粮草营地。而正面战场上,苏雨墨和李将军擂响战鼓,士兵们齐声呐喊,做出一副即将进攻的架势。匈奴主帅果然中计,将主力部队调至前方,准备迎击。

顾云洲抓住时机,带领小分队发起突袭。他们点燃了匈奴的粮草和营帐,一时间,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。匈奴大军见后方起火,顿时军心大乱。苏雨墨和李将军趁机率领大军全线出击,喊杀声震天。匈奴士兵在前后夹击下,阵脚大乱,纷纷溃败逃窜。

战场上,苏雨墨和顾云洲一马当先,带领士兵们乘胜追击。顾云洲挥舞长枪,枪尖寒光闪烁,所到之处,匈奴士兵纷纷倒地。苏雨墨手持软剑,身姿轻盈,剑法凌厉,如同一朵绽放在战场上的铿锵玫瑰。他们的身影在火光和月光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英勇。

经过一番激烈战斗,匈奴大军损失惨重,狼狈退回北方。这场艰苦的战役,终于以守军的胜利告终。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和血腥味,士兵们欢呼雀跃,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。苏雨墨和顾云洲望着这片历经战火洗礼的土地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们深知,这场胜利来之不易,无数将士和百姓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。但此刻,他们也明白,战争还未完全结束,边疆的重建和安宁仍需他们继续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