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二章 研解药昼夜不停

王府书房内,烛火摇曳,将苏羽墨的身影长长地映在墙壁上。她已在这堆满医书的桌前枯坐了整整一夜,形容憔悴,双眼布满血丝,可眼神却依旧透着一股执着与坚定。

桌上,太医们刚送来关于那神秘粉末的分析结果,几行潦草的字迹让苏羽墨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。“苏姑娘,这粉末成分复杂,含有几种前所未见的物质,我们实在难以判断它与这场瘟疫的关联,更不知如何据此研制解药。”年长的太医满脸无奈,声音中也透着疲惫与焦虑。

苏羽墨轻轻叹了口气,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,试图缓解一下紧绷的神经。“多谢各位太医,我明白这病棘手,可百姓们等不起,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办法。”她的声音略带沙哑,却不容置疑。

就在这时,王府管家匆匆走进书房,神色慌张,脚步急促,连行礼都显得有些仓促:“苏姑娘,外面的百姓情绪越来越激动了!他们聚集在王府门口,要求立刻看到救治的办法,否则……”他欲言又止,但苏羽墨心里清楚,若不能尽快安抚百姓,京城恐怕会陷入更大的混乱。

“管家,你先去稳住百姓,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全力研制解药,让他们再耐心等等。”苏羽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,可语气中还是难掩疲惫。管家应了一声,又匆匆离去。

苏羽墨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重新梳理这几日调查的线索。从疫情首发的城南客栈,到患者们诡异的症状,再到太医们对粉末的分析,每一个细节都在她脑海中不断盘旋。突然,她想起一位年轻患者的描述——发病初期,手心会出现一些细密的小红疹,随着病情加重,红疹又逐渐消失。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,此刻却如一道闪电划过她的脑海。

“难道……”苏羽墨心中一动,一个大胆的推测涌上心头。她迅速起身,在书架上急切地翻找那本偶然所得的古老医书。那本书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,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,可里面却记载着诸多世间罕见病症的疗法。

终于,苏羽墨找到了关于类似病症的记载,一种名为“瘴气毒疫”的病症,症状与此次瘟疫极为相似。书中提到,瘴气毒疫由特殊瘴气引发,发病迅速,且传染性极强,而解药配方中,一味名为“冰灵草”的草药至关重要。苏羽墨的手微微颤抖着,仔细研读配方,冰灵草生长在极寒之地,采集艰难,且十分稀有,可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。

苏羽墨顾不上休息,立刻拿着医书去找太医们商议。“苏姑娘,这冰灵草虽稀有,但我们可以派人去寻。只是这配方是否有效,还需试验。”一位太医提出担忧。苏羽墨坚定地点点头:“无论如何,都得试一试。我亲自去寻找冰灵草,只有我能准确辨认,而且我懂医术,若途中有突发状况,也能应对。”

顾云州得知苏羽墨要亲赴极寒之地,坚决反对:“墨儿,那地方环境恶劣,凶险万分,你一介女子,怎能去冒险?本王派几个身手矫健的侍卫去就行。”苏羽墨看着顾云州,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执着:“王爷,这冰灵草关乎京城百姓的生死,我必须去。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的情况,也更明白这次任务的重要性。”

顾云州见苏羽墨心意已决,无奈之下只能妥协:“那好吧,墨儿,你一定要万事小心。本王会安排王府中最精锐的侍卫保护你,你务必平安归来。”

苏羽墨带着几名王府侍卫,踏上了前往极寒之地的艰难征程。一路上,寒风如刀割般刮过脸颊,大雪纷纷扬扬,天地间一片白茫茫。道路被积雪掩埋,崎岖难行,马匹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,马蹄深陷雪中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
侍卫们小心翼翼地护在苏羽墨周围,可即便如此,他们还是遭遇了重重困难。一日,他们正沿着一条狭窄的山路前行,突然,前方的积雪松动,引发了小规模的雪崩。巨大的雪浪滚滚而下,气势汹汹。“快躲开!”侍卫们大喊着,迅速将苏羽墨护在中间,寻找躲避之处。

好不容易躲过雪崩,众人却迷失了方向。四周皆是茫茫白雪,分不清东南西北。苏羽墨强压下内心的恐惧,凭借着对太阳方位的判断,艰难地辨别方向。“大家别慌,跟着我,我们一定能找到路。”她的声音坚定有力,给众人带来了一丝希望。

又走了几日,他们来到一条冰封的河流前。河面上的冰层厚实,但隐隐能听到冰层下水流涌动的声音。“苏姑娘,这河不好过,冰层怕是不稳。”一位侍卫担忧地说道。苏羽墨看着河面,沉思片刻:“我们小心些,分散重量,慢慢走过去。大家手牵手,互相照应。”

众人小心翼翼地踏上冰面,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。突然,冰面传来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一名侍卫脚下的冰层出现了裂缝。“不好!”苏羽墨大喊一声,迅速伸手拉住那名侍卫,其他侍卫也纷纷伸手相助,费了好大一番力气,才将那名侍卫拉到安全地带。

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跋涉,他们终于来到了冰灵草生长的地方。这里是一座高耸的冰山脚下,寒风呼啸,气温极低,呼吸间都能看到白色的雾气。苏羽墨不顾严寒,仔细寻找冰灵草的踪迹。在一处背风的冰崖下,她终于发现了几株冰灵草,它们在冰天雪地中顽强地生长着,叶片闪烁着淡淡的蓝光,散发着一股清冷的气息。

苏羽墨欣喜若狂,小心翼翼地将冰灵草采摘下来,放入特制的药箱中。然而,就在他们准备返程时,天空突然乌云密布,狂风大作,一场更大的暴风雪即将来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