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 结盟友共抗奸邪

苏羽墨成功将张公公及其党羽一网打尽,暂时稳定了皇宫局势。可每当夜深人静,她独坐窗前,望着那皎洁却清冷的月光,眉头便不自觉地紧紧皱起。她心里比谁都清楚,张公公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,背后的势力犹如隐藏在深海中的巨大暗礁,错综复杂,绝非这几个人这么简单。这些天,她时常陷入沉思,脑海中不断盘旋着各种线索和可能的关联,试图勾勒出背后势力的轮廓,却总是觉得迷雾重重,难以触及核心。

这天,苏羽墨在宫中花园散步,试图放松一下紧绷到极点的神经。暖煦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她身上,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她心头那厚重如铅的阴霾。花园里,繁花似锦,红的像火,粉的像霞,白的像雪,蝴蝶在花丛中自在地穿梭、嬉戏,时不时停留在娇艳的花瓣上,轻轻扇动着斑斓的翅膀。可苏羽墨却无心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,她的眼神游离,脚步也略显沉重。走着走着,她来到一处幽静的角落,这里有一座小巧的亭子,四周被翠竹环绕。微风拂过,翠竹沙沙作响,更衬出这片天地的静谧与安宁。

苏羽墨刚走进亭子,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轻柔的笑声,如银铃般清脆悦耳。她下意识地抬眼望去,只见一位身着淡粉色宫装的女子在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。那女子面容姣好,肌肤胜雪,双眸灵动有神,顾盼间自有一番温婉动人的气质,正是慧妃。

望着慧妃的身影,苏羽墨心中猛地一动,像是黑暗中突然闪过一道曙光。她早就听闻慧妃在宫中向来以聪慧机敏、古道热肠著称,虽然位份不高,却凭借着真诚善良的品性,在众多妃嫔中颇有人缘。苏羽墨暗自思忖,自己如今势单力薄,若能与慧妃结成盟友,共同对抗隐藏在暗处的奸邪势力,或许能为这场艰难的斗争带来转机。

待慧妃走近,苏羽墨脸上立刻浮现出温和的微笑,快走几步上前,恭敬地行礼:“民女苏羽墨,见过慧妃娘娘。”

慧妃微微一愣,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随即露出亲切的笑容:“原来是苏姑娘,久仰大名。听闻你医术高超,又刚刚为宫中除去一大祸害,当真是巾帼英雄。”

苏羽墨连忙谦逊地摆了摆手,脸上浮现出一抹赧然:“娘娘过奖了,苏羽墨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。只是这宫中暗流涌动,奸邪未除,苏羽墨实在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说这话时,苏羽墨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忧虑,坚定的是她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决心,忧虑的则是前路漫漫,不知还会有多少艰难险阻等待着自己。

慧妃轻轻叹了口气,美目之中也染上了一丝忧虑:“苏姑娘所言极是。这宫中表面上风平浪静,实则处处暗藏危机。苏姑娘为了查明真相,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头。”

苏羽墨见慧妃言语诚恳,眼神中满是关切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,也不再犹豫,决定将心中的担忧和盘托出:“娘娘,实不相瞒,苏羽墨虽暂时抓住了张公公等人,但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,不知还有多少隐藏的爪牙。苏羽墨势单力薄,实在担心无法彻底铲除奸邪。”说到这里,苏羽墨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助,但很快又被坚定所取代。

慧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后的沉稳:“苏姑娘的顾虑不无道理。本宫在这宫中多年,也察觉到了一些异样。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出手相助。苏姑娘既有此心,本宫愿意与你携手,共同对抗奸邪。”

苏羽墨心中一喜,眼中绽放出惊喜的光芒,连忙再次行礼,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:“多谢娘娘信任,有娘娘相助,苏羽墨定当全力以赴。”这一刻,苏羽墨感觉自己不再是孤身一人,仿佛有了并肩作战的坚实后盾,心中的底气也足了几分。

两人在亭中坐下,开始商讨对策。苏羽墨将之前的调查过程以及掌握的线索详细地告诉了慧妃,慧妃听得十分认真,时而微微皱眉,时而轻轻点头,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。

“苏姑娘,依本宫看,这背后的势力恐怕与朝中某些大臣也有勾结。”慧妃分析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,“我们不仅要在宫中寻找线索,还要留意朝堂上的动静。”

苏羽墨微微皱眉,心中暗自思量,朝堂局势波谲云诡,各方势力错综复杂,自己一介女流,想要插手其中谈何容易。想到这里,她不禁轻轻叹了口气:“娘娘所言极是。只是朝堂之事,苏羽墨一介女流,实在难以插手。”

慧妃微微一笑,眼中闪过一丝自信:“苏姑娘不必担忧。本宫虽身在后宫,但也有一些人脉。本宫可以通过一些信得过的人,打探朝堂上的消息。苏姑娘则继续在宫中调查,我们里应外合,不愁找不到他们的破绽。”

苏羽墨眼中一亮,心中对慧妃的聪慧和果敢又多了几分钦佩,连忙点头表示赞同:“如此甚好。只是还需谨慎行事,切不可打草惊蛇。”此时,苏羽墨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接下来的调查计划,思考着如何与慧妃配合,才能将敌人的阴谋彻底揭露。

随后,两人又商讨了一些具体的计划和联络方式。慧妃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,递给苏羽墨:“苏姑娘,这块玉佩你收好。日后若有紧急情况,可凭此玉佩让我的贴身宫女与我联系。”

苏羽墨双手接过玉佩,小心翼翼地收好,感激地说道:“多谢娘娘,苏羽墨记下了。”这块玉佩,在她眼中不仅是一件信物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。

告别慧妃后,苏羽墨回到自己的住处,坐在桌前,望着眼前铺开的纸张,陷入了沉思。她深知,与慧妃结盟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。她提起笔,将与慧妃商讨的计划一一记录下来,每写一笔,都在脑海中反复斟酌其中的细节,思考着下一步的调查方向。
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。苏羽墨起身开门,只见一名小太监站在门口,神色慌张,额头上满是汗珠,说话也带着几分急促:“苏姑娘,不好了,贵妃娘娘突然病情反复,昏迷不醒,太医们都束手无策,特请您过去看看。”

苏羽墨心中一惊,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角,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。她来不及多想,连忙拿起药箱,跟着小太监匆匆赶往贵妃寝宫。一路上,她心急如焚,脚步急促,心中暗自祈祷贵妃不要出什么事。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贵妃之前痛苦的模样,以及自己为她诊治时的种种场景,暗暗发誓一定要再次救贵妃于危难。

到了贵妃寝宫,里面一片慌乱。太医们围在贵妃床边,神色凝重,眉头紧锁,不停地摇头叹气。苏羽墨快步上前,声音坚定有力:“让我来看看。”

她走到贵妃床边,先是仔细观察贵妃的面色和舌苔,只见贵妃面色苍白如纸,毫无血色,舌苔厚腻且泛着异样的颜色。然后轻轻为贵妃把脉,脉象虚弱且紊乱,比之前更加严重。苏羽墨心中疑惑顿生,她之前开的药方明明很有效果,贵妃的病情也已经逐渐好转,怎么会突然反复?

苏羽墨沉思片刻,对身边的宫女说:“把贵妃这几日服用的药渣和用过的餐具都拿给我。”她的语气不容置疑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专注。

宫女们连忙照办。苏羽墨仔细检查药渣,凭借着多年行医的经验,敏锐地发现其中一味药材的用量似乎有些不对劲,比正常剂量少了许多。她又检查了餐具,将餐具放在鼻下轻轻嗅闻,发现上面残留着一丝淡淡的异味,这异味若有若无,却透着一股陌生的气息。

苏羽墨心中一凛,她意识到,贵妃很可能又被人暗害了。一股怒火在她心中熊熊燃烧,这些奸邪之人竟然如此肆无忌惮,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她的底线。她抬起头,目光坚定,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:“大家放心,我一定会找出病因,治好贵妃娘娘。”

说完,苏羽墨回到自己的住处,将药渣和餐具放在桌上,摊开一本本医书,逐页查阅。她的眼神专注而执着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。她知道,这背后的黑手一定还在暗中盯着,试图再次破坏她的计划。但她不会退缩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一定要让这些奸邪之人付出代价,还皇宫一片安宁,还贵妃一个健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