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:溯源寻根,薪火相传

第八章:溯源寻根,薪火相传

香市的冬日,寒风凛冽,街头行人匆匆,都裹紧棉衣赶着回家。栗莉坐在温暖的工作室里,望着窗外飘零的雪花,手中捧着一本陈旧的相册,里面是湘市的老照片,每一张都承载着往昔岁月。自湘市演唱会后,她愈发频繁地陷入回忆,那些童年的玩伴、老街的烟火、与李湘南共度的时光,如影随形,催促着她再次踏上寻根之旅。

这一回,栗莉决定深入挖掘湘市的文化底蕴,将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传统技艺、民间故事融入音乐创作。她深知,自己的根在湘市,那里的风土人情是她灵感的源泉,也是连接她与过去最重要的纽带。于是,她带着团队回到湘市,开启了一场溯源之旅。

初到湘市,栗莉便直奔文化馆。馆内收藏着大量古籍、文物,记录着湘市千百年的历史变迁。馆长是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,听闻栗莉来意,热情地接待了她。“姑娘,你有心了。如今这年头,愿意关注咱湘市老底子文化的年轻人可不多咯。”馆长边说边拿出一本泛黄的古籍,“这本《湘城轶事》,记载了不少民间传说、手工艺制作方法,或许对你有用。”

栗莉如获至宝,谢过馆长后,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。书中提及的湘绣、竹编、皮影戏等传统技艺,令她大开眼界。尤其是湘绣,那细腻的针法、精美的图案,让她瞬间联想到可以将其与音乐旋律相结合,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。她当即决定,拜访湘绣大师,学习这门古老技艺。

在馆长的引荐下,栗莉见到了湘绣大师陈婆婆。陈婆婆年逾古稀,一生痴迷湘绣,手指布满老茧,却依旧灵活如燕。“孩子,湘绣讲究个耐心、细心,一针一线都饱含心血。”陈婆婆边说边拿起绣针,演示基本针法。栗莉坐在一旁,目不转睛地看着,手中还不时记录要点。她尝试着绣了几针,虽针法生疏,但那份专注与热情溢于言表。

接下来的日子里,栗莉每日沉浸在湘绣的世界里。从挑选丝线颜色,到设计图案,再到一针一线地刺绣,她逐渐领悟到湘绣背后的文化内涵——那是湘市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,是代代相传的匠心精神。她将这份感悟融入音乐,创作出一首名为《绣韵曲》的歌曲,旋律悠扬婉转,仿若能让人看到丝线在布面上穿梭,勾勒出绚丽画卷。

与此同时,栗莉听闻湘市偏远山区有个古老的皮影戏班子,依然坚守着这门濒临失传的技艺。她不顾山路崎岖,驱车前往。抵达时,正值傍晚,暮色笼罩着小村庄,简陋的戏台上,皮影戏班子正在表演。灯光透过皮影,在幕布上投下栩栩如生的影像,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艺人的唱腔,演绎着古老的故事。

栗莉看得入迷,表演结束后,她找到班主——一位面容沧桑却眼神坚定的大叔。“大叔,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!我想把皮影戏融入我的音乐,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,您能教教我吗?”栗莉诚恳地说道。班主被她的热情打动,欣然应允。

在学习皮影戏的过程中,栗莉了解到皮影戏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,从选皮、硝制、雕刻到上色,每一步都需精湛技艺。她跟着艺人师傅们一步步学习,亲手制作皮影,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厚重。夜晚,她与艺人们围坐篝火,听他们讲述皮影戏传承的艰辛,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里,有祖辈的坚守、有时代的变迁,更有对未来的期盼。栗莉将这些故事化作歌词,创作出《光影之歌》,用音乐为皮影戏发声,呼吁人们关注传统文化保护。

随着对湘市传统文化挖掘的深入,栗莉愈发意识到传承的重要性。她回到湘市的学校,举办音乐与传统文化讲座,向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,展示湘绣作品、皮影道具,激发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。“小朋友们,我们湘市有着无比珍贵的文化宝藏,就像这些精美的湘绣、神奇的皮影戏,它们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礼物,我们要一起守护,让它们传承下去。”栗莉在讲台上满怀激情地说道。

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,纷纷围上来触摸皮影、询问湘绣针法。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庞,栗莉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李湘南,在湘市老街奔跑嬉戏,对世界充满好奇。那一刻,她下定决心,要设立一个文化传承基金,资助那些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的项目和个人,为湘市文化传承贡献力量。

在湘市的日子里,栗莉还重游了许多儿时熟悉的地方。她来到曾经就读的小学,校园已翻新扩建,但那棵操场边的老樟树依然挺立。栗莉抚摸着粗糙的树干,回忆起与同学们在树下乘凉、玩耍的场景,还有李湘南默默为她捡起书本的那一刻。她走进教室,坐在熟悉的座位上,仿佛听到了当年的读书声,不禁眼眶湿润。

此时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走进教室,正是栗莉当年的班主任。老师一眼认出了栗莉,激动地握住她的手:“栗莉啊,你可算回来了!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,为你骄傲啊!”栗莉起身拥抱老师,感恩之情溢于言表:“老师,没有您当年的教导,哪有我的今天。我这次回来,就是想找回那些珍贵的回忆,把湘市的文化传承下去。”

老师欣慰地点点头,带着栗莉参观校园文化长廊。长廊里展示着学生们的书法、绘画作品,还有关于湘市历史文化的介绍。栗莉被孩子们的创造力所打动,决定与学校合作,开展文化艺术创作比赛,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湘市文化,发掘更多传承的新生力量。

离开学校后,栗莉又去了湘市的老街。如今的老街,在城市改造进程中,部分区域焕然一新,高楼拔地而起,但仍保留了一段传统风貌街区。栗莉漫步其中,看到街边新开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店、特色小吃摊。她走进一家竹编店,店内摆满了精巧的竹编工艺品,从实用的篮筐到精美的摆件,琳琅满目。店主是一位年轻小伙,热情地向栗莉介绍竹编工艺:“这竹编可是咱湘市的传统手艺,我从小跟着爷爷学,就想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好。”栗莉买下几件竹编作品,心中感慨万千,这些年轻人的坚守,让湘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活力。

回到香市后,栗莉将在湘市的收获整理成册,准备制作成纪录片,让更多人了解湘市文化。纪录片拍摄过程中,她邀请了专业团队,深入湘市各个角落,捕捉传统技艺传承人的精湛技艺、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、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印记。她亲自担任旁白,用温柔而深情的声音讲述湘市故事,希望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关注。

纪录片播出后,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。许多观众被湘市的传统文化魅力所吸引,纷纷前往湘市旅游观光,探寻那些隐藏在街巷中的文化瑰宝。湘市的旅游业因此蓬勃发展,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,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,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文化传承事业。

栗莉看到这些变化,心中满是欣慰。她知道,自己所做的一切,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去,更是为了创造未来。她将继续沿着这条文化传承之路走下去,让湘市的传统文化如薪火般相传,永不熄灭。而在这过程中,李湘南的身影始终伴随着她,他的精神激励着她在每一个困难面前不屈不挠,为梦想、为爱、为传承全力以赴。

岁月悠悠,香市与湘市依旧各自演绎着精彩。栗莉穿梭于两地之间,用音乐连接过去与未来,用行动守护文化根基。她的人生,如同一场盛大的乐章,在传承与创新中奏响激昂旋律,向着远方,永不停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