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青铜神童

豫东平原的寒风卷着雪粒子,将郭家瓦房的窗纸撕出细碎裂口。郭老三媳妇的呻吟声惊飞了檐下麻雀,接生婆第五次把铜盆里的血水泼向雪地时,冰面上突然映出奇异的光——新生女婴通体泛着青铜色,像博物馆里陈列的古代酒樽褪了绿锈。

而婴儿的头上也竟有一块深色的斑块。接生婆看着眼前这景象,发出一阵阵哀叹“这怕不是……”

"这...这怕是染了铜矿的毒?"接生婆哆嗦着用红绸裹住婴儿。闻讯赶来的村医举着煤油灯细看,灯花在婴儿皮肤上跳跃出细碎金芒:"是罕见的先天性皮肤色素异常。"

郭老三蹲在门槛上抽旱烟,烟锅磕在青砖上溅起火星。祠堂方向传来守夜人敲梆子的声响,他突然想起祖辈相传的故事——光绪年间郭家先祖在铜矿当差,曾救过个浑身青黑的弃婴。

"当家的,这丫头..."媳妇虚弱的声音混着婴儿啼哭传来。郭老三掀开襁褓一角,月光正巧穿透云层,婴儿皮肤流转出青铜器包浆般的温润光泽。村医递过《赤脚医生手册》,泛黄书页上"青铜症"三个字被红笔圈得模糊。

院外渐渐聚起看热闹的村民。"莫不是老郭家炼铜炉的烟气熏的?""听说矿上有人得过这种病..."七嘴八舌的议论被北风卷进里屋。郭老三突然起身锁了院门,铜锁撞击声惊得老枣树上的寒鸦扑棱棱飞起。

深夜,他翻出压在箱底的《新华字典》。油灯将"佳"字的释义投在土墙上:"善也,从人圭声。"手指抚过辞典里夹着的青铜残片——那是祖辈在矿上留下的唯一念想。

"就叫佳佳吧。"他把青铜残片压在女儿枕下,"人立圭表为佳,往后你便是测日影的标杆。"

满月那日,公社卫生所的专家乘着吉普车赶来。白大褂们用冰凉的器械划过婴儿皮肤,镁光灯在青铜色肌肤上炸出刺目白光。"要送去省城研究吗?"戴眼镜的干部小声问。

郭老三突然夺回女儿,襁褓擦过诊箱时蹭出道淡绿痕迹。媳妇慌忙用围裙擦拭,却发现那痕迹竟与祠堂铜鼎的锈色别无二致。

"不碍事。"老中医拈着胡须写药方,"多晒太阳,补充核黄素。"药方最后却添了句古诗:"精铜作镜正衣冠。"

从此郭家院里总晾着浸满药汁的棉布,苦香混着铜锈味经年不散。郭佳佳三岁时,皮肤在阳光下会泛起古籍金箔般的微光,村里孩子追着她喊"小铜人",却总被那奇异光泽晃得眯起眼。

某个春晨,郭老三发现女儿蹲在鸡窝旁,用树枝在泥地上划出工整的"佳"字。母鸡惊叫着扑腾开去,刨散的草灰里竟显出一列《三字经》。五岁的郭佳佳被特批进入村小时,教室外墙的标语还新着红漆:"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"。

郭老三就发现,自己的这个孩子天生就比别人智商高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