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学手艺

"可算回来了!"王母心疼地说,"你看你,浑身都是雪!"

"娘,您猜我们今天挖到啥了?"王一腾神秘地笑着。

"挖到啥了?"

王一腾从背包里小心地拿出那几支人参,"您看,这可都是宝贝!"

"真的是人参?"王母惊讶地说,"这得值不少钱吧?"

"那当然!"王一腾笑道,"够咱们过个好年了!"

人参、天麻,还有五加皮,这一天的收获足够让全家高兴好一阵子了。

王一腾坐在炕上,看着外面越下越大的雪,心里充满了期待。

这是他重生后的第一个冬天,虽然辛苦,但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。

看来,这个年确实能过得红火!

"王一腾,这野兔腿上咋全是伤?"县城收购站的老板拎起一只野兔,皱着眉头说,"你看看,都勒出血了!"

这是卖药材回来后第三次去县城卖猎物了,每次都碰到同样的问题。

"铁丝勒的。"王一腾低着头,不好意思地应道,心里直犯愁。

"你这样的货,价钱只能打个对折,"老板叹口气,指着野兔腿上的伤痕说,"你说这样的货,我咋给饭店送去?人家城里饭店可挑剔着呢!"

"那您看给多少钱合适?"王一腾问道。

"三只野兔,一只山鸡,按平常给你五块,现在只能给两块五。"老板掰着指头算道。

王一腾心里直打鼓,这一趟骑自行车来回就是半天功夫,结果就赚这么点钱。

骑着自行车往回走,冷风嗖嗖地灌进袖子里,他心里更是凉飕飕的。

"这铁丝套子是真不行啊!"王一腾骑着车子,脑子里琢磨着这几天的情况。

自打下过那场大雪,山上的野兔倒是不少,可每次用铁丝套子逮住的,都跟今天这样,腿上全是伤。

刚进村口,就听见"咚咚"的敲打声,还有几个娃娃叽叽喳喳的声音。

"刘爷爷,这竹筐编得真好!"

"就是就是,又结实又好看!"

王一腾停下车一看,原来是老刘头在院子里编竹筐,几个爱看热闹的娃娃围在那看得入神。

"大腾哥,你回来啦?"张小虎从人群里钻出来,"今天卖了多少钱?"

王一腾摆摆手,把两块五毛钱掏出来给他看:"就这么点。"

"咋这么少?"张小虎瞪大眼睛。

"还不是这破铁丝,把野兔都勒坏了!"王一腾正说着,突然看见老刘头手里编的竹筐,眼前一亮。

这竹筐编得细密,又软又韧,提起来一点都不硌手。

"对啊!咋没想到用竹篾呢?"他一拍大腿,把自行车往地上一靠,快步走到老刘头跟前。

"刘爷爷!"

"哟,是一腾啊,"老刘头抬起头,眯着眼睛看他,"打猎回来了?"

"刘爷爷,您看这样成不?"王一腾从怀里掏出铁丝套子,"我这铁丝老是把野兔勒伤,您看能不能用竹篾编个套子?"

老刘头放下手里的活计,接过铁丝套子仔细端详:"嗯,这个主意不错。竹篾柔韧,确实比铁丝强。"

"那您教教我呗!"王一腾眼睛发亮。

老刘头摸着下巴想了想:"行倒是行,就怕你小子没这个耐性。这编竹篾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。"

"有!我有耐性!"王一腾连忙说,"您看我这打猎的营生就指着这个了!"

"那行,"老刘头抽了口旱烟,"明儿个把你那几个伙计也叫上,来我这学。不过先说好,学不会别怨我!"

第二天天还没亮,王一腾就带着张小虎、李大壮、王麻子来到老刘头家。

老刘头已经在院子里准备好了工具:砍刀、劈刀、刮刀,还有一大捆毛竹。

"先学劈竹子。"老刘头拿起一根毛竹,"这竹子啊,认死理,你得顺着它的纹路来。"

"这还不容易?"李大壮抄起砍刀,"劈个竹子还不简单!"

"慢着!"老刘头一把拦住他,"你小子别蛮干,看我给你们示范。"

只见老刘头拿起一根毛竹,先用手摸索了一下:"你们瞧好了,这竹子有节,得先把节理顺了。"

"咋理顺?"张小虎好奇地问。

"用刀背敲,"老刘头示范道,"轻轻地敲,听声音,空的地方就是节。"

"咚咚咚",老刘头敲得很有节奏。

"找到节了,再看纹路,"老刘头指着竹子上的纹路,"顺着纹路下刀,竹子就自个儿裂开了。"

"噗嗤"一声,竹子应声而裂,整整齐齐地分成两半。

"我来试试!"李大壮又要动手。

"你等会,"老刘头拦住他,"还没说完呢。这劈开的竹子,还得劈成小条,每条宽窄都得一样。"

几个人轮番上阵,却都劈得歪七扭八。

"诶,你这下刀太急了!"老刘头看着王麻子手忙脚乱的样子,直摇头。

"张小虎,你这劈得太宽了,得再细点!"

"李大壮,你这是要把竹子剁碎啊?轻点,轻点!"

一上午过去,院子里堆了一地废竹条。

"这活不是一般的难啊!"张小虎甩着酸痛的胳膊说。

王一腾却不肯服输,一遍遍地练习。直到中午,终于劈出几根像样的竹条。

"不错,有点门道了!"老刘头夸道,"下午教你们刮竹片。"

"啥?还没完呢?"李大壮咧着嘴说,"手都磨出泡了!"

"这才哪到哪!"老刘头笑道,"刮竹片才是最难的。"

吃过午饭,老刘头拿出刮刀:"这刮刀啊,是祖上传下来的,用了几十年了。"

只见他握着竹条,刮刀贴着竹子表面,慢慢地刮。

"力道要均匀,"老刘头一边示范一边说,"太厚了不好编,太薄了容易断。"

王一腾小心翼翼地学着,可刮了半天,竹片不是太厚就是太薄。

"慢慢来,"老刘头说,"这活儿最忌心急。"

到了傍晚,王一腾的手上满是血泡,但他总算刮出几片像样的竹篾。

"今天就到这吧,"老刘头说,"明天教你们编活套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