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:定六贼,除奸佞

赵桓看了看赵构。

对方十分的淡然,还一副你拿主意的样子。

“勤王大军一路奔驰而来,一心支援京师,确实是应该犒劳一番。”赵桓只能说端着身子。

“不过,国库已经没钱了吗?”

“艮岳乃是父皇所筹建,朕若是就这般毁了,父皇回来,要是怪罪下来……?”

说白了。

这事儿既然是你赵构弄出来的,那就应该你背锅。

我才不会跟着你一起胡闹。

赵构这才开口道:“皇兄放心便是,建造艮岳一事,乃是那奸臣蔡京、梁师成等人所为。”

“如此好大喜功、劳民伤财、耗空国库的工程,岂能是父皇所为呢?”

“臣弟还想要弹劾蔡京、童贯、梁师成、朱勔四贼!”

“若不是他们祸乱朝纲,大兴土木建造艮岳,然后又是生辰纲、又是花石纲,让天下百姓们苦不堪言、民不聊生。”

“大宋岂会有此一难?”

这就是今天要商讨的,也是赵构北征之前,必须要解决的事情。

那就是断了赵佶的那个小行在。

把金贼南下侵犯中原的罪,全部加在蔡京、童贯、梁师成、朱勔等人的身上。

北宋六贼的耻辱柱也必须立起来。

唯有如此,才能平民愤。

唯有如此,才能够让将士们的内心也好受一些。

总要有人成为那个出气筒。

而这个人不可能是大宋的太上皇赵佶。

毕竟,若是一切的骂名都泼在了他的身上,天下百姓谁还尊大宋国祚?

而那些有异心的人,也会趁势而起。

到时候也就更乱了。

所以,必须是蔡京这些个奸1臣们来背锅。

他们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听了。

百姓们苦北宋六贼久矣。

也是时候该算一算这一笔账了。

唐恪、莫俦、孙傅,甚至是李纲都站出来了,表示蔡京、朱勔、童贯、梁师成等人乃是恶贯满盈、祸乱朝纲的大1奸1臣。

直接弹劾了他们十二个罪证。

这都已经是轻的了。

有人甚至是准备了二十一条。

不过嘛。

赵构最后为了应时,也就归纳了十二条。

每一条,那都是往重了说。

什么生辰纲,过一个生辰,花费的钱财比皇帝过一个生辰还要多。

各地的官员纷纷上供。

梁师成家里的库房里面堆满了各种金银珠宝,甚至是比国库还要富有。

大家都一致口径,弹劾蔡京等人,不仅要罢官,还要问罪论罚,甚至是斩首示众,抄家流放。

不然,不足以平民愤。

对于唐恪等人来说,弹劾蔡京等人,那也有利于他们自己啊。

如今,京师之危已经解除,不久之后,逃去江南的太上皇肯定会得到消息。

还会带着蔡京等人赶回来。

到时候,他们这些被赵桓提拔起来的尚书相公,还能继续坐在尚书的位置上嘛?

蔡京等人若是重新执政,他们肯定是会被排挤出去。

所以,不如先发制人,直接弹劾蔡京等人,让他们无法回到汴京城这个行在。

他们才能继续稳稳坐在这个位置上。

赵桓也很快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。

这事儿,他是绝对赞成,并且是一百个赞成。

因为赵桓觉得,他如今坐在这个位置上,反倒是安全的,一旦太上皇回来,把他给赶下去了。

那就危险了。

赵构的太祖点化,有着明君之资。

到时候,肯定是要争一争的。

可他这个皇太子挡在前面,必然成了碍眼的存在。

赵构肯定会想办法除掉他。

只有坐在这个位置上,等到以后,三番四次退位让贤,又或者是联合李纲等人,给赵构来一个皇袍加身。

反正,只要是退位让贤了,自己当一个闲王。

也能逍遥快活。

当然,更为关键的是蔡京等人当年看中的乃是浑王赵楷,而非他这位皇太子。

赵桓对蔡京等人也是心生怨恨。

如今听到唐恪等人弹劾蔡京,他自然是赞成的。

很快。

四道圣旨就拟定出来了。

赵桓以大宋皇帝的身份,发出诏令,问罪蔡京、朱勔、童贯、梁师成四人。

并且罗列了他们十二条罪证。

六贼之首蔡京直接被贬官,一路贬到了琼州,比当年的苏东坡还要远。

而他的两个儿子,蔡攸等直接被诛杀。

这事儿,自然是要交给御史等人去督办。

至于童贯,那就是直接以十二条罪证,让人前往押送回京师,斩首示众。

毕竟,童贯和蔡京等人不同,他并非是士大夫,而是一个宦官出身,杀他也不会引起天下士子们有什么说辞。

朱勔和梁师成也都押送回京师,要问罪之后,斩首示众、抄家流放。

他们两人虽然也算是士大夫,却又被世人所唾弃,在十二条里面,方腊谋反,就是以诛杀朱勔为口号。

皇帝诛杀奸臣,那自然是没错。

而且,朱勔、梁师成两人树敌太多,平日里也确实是不干好事儿。

杀了他们两人。

天下士子们也不会有什么说辞,还会拍手叫好。

称赞一声“该杀!”

这一场议事,进行了一个时辰之多。

从犒劳、安抚各路勤王大军,再到种师道出面,布局天下,让那些勤王大军按兵不动,哪一些该回援,哪一些又该北上等等。

再到弹劾蔡京等人,把金贼南下劫掠中原的锅,让他们六贼北上,彻底钉在了耻辱柱上。

断了赵佶的左膀右臂,让他成为一个孤家寡人回到京师。

接着就是毁了艮岳,把万岁山给搬空,设置成为元帅府,以及换算成为钱财,犒劳勤王大军。

以及粮草辎重等问题,还有金贼若是派遣了使臣前来,索要完颜宗望的人头。

那就必须让他们退出燕山府,并且给一千万贯赔偿。

不然,绝对不答应等。

一切安排好了。

赵构才回到晋王府。

种师道也带着一封诏令,加封他为徐国公,进为大宋太尉、东京留守。

太尉乃是天下武官之首。

早年,此职归于高俅,赵桓被迫登基为帝之后,想要让高俅来护卫京师,却被拒绝了。

赵桓也就罢了高俅的太尉之职。

而赵构则是把太尉一职加封给种师道,也算是实至名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