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封路前,最后一架安-24运输机划破铅灰色的天空,降落在茫茫荒原之上,发动机的轰鸣声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久久回荡。我裹着那件散发着浓重羊油味的军大衣,努力将自己融入进测绘队中,试图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。咸海的冰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,在黯淡的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,冰面上矗立着巨型抛物面天线,其钢架结构上凝结的盐晶,宛如父亲当年拆解的枪栓零件,勾起我对往昔的回忆,也让我愈发警惕周围的一切。
一位身着防化服的工程师走了过来,他动作极为谨慎,用镊子轻轻夹起我的工作证,声音透过层层防护,显得有些沉闷:“陆大军同志,请解释你父亲设计的膛线方程与喀什地震波图谱的关联性。”我心中一惊,表面却强装镇定。就在这时,他口罩上的CCCP钢印突然开裂,露出底下“中国科学院”那淡蓝的字迹,这一细节让我心中疑窦丛生,这个看似苏联试验场的地方,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秘密?
冬至深夜,万籁俱寂,我透过热成像仪,看到了地球那触目惊心的伤口。核爆废料堆中,埋着一整列火车,宛如历史的残骸。我凑近查看车厢编号,竟对应着西北收皮子的七道梁,这一发现让我心跳加速。当我费力撬开第13节铅封货柜时,一股腐臭的气味扑面而来,原来是羊皮卷里裹着一支改造过的SVD狙击枪。瞄准镜刻度盘上,用紫药水标注着北京到莫斯科的磁偏角修正值,那熟悉的紫色,像极了父亲留下的痕迹。枪托夹层掉出半张《光明日报》,在1971年父亲离家那天的天气预报栏,被人用弹头刻下三组地理坐标,这无疑是父亲留下的线索,我紧紧攥着报纸,仿佛抓住了揭开真相的关键。
小寒节气,试验场突然爆发“意外”辐射泄漏,尖锐的警报声瞬间打破了平静。一群身着铅背心的士兵如临大敌,将我押往地下三层。手术台的无影灯下,躺着一具冰封躯体,我走近一看,竟是父亲!他左胸嵌着一颗未击发的12.7mm穿甲弹,弹头镀层映出母亲年轻时的全息肖像,那画面如梦似幻,却又让人心痛不已。一位身着白大褂的克格勃上校缓缓掀开冷冻舱,声音冰冷地说道:“陆振华同志的心脏,是唯一能激活先锋号反导系统的生物芯片。”就在这时,他手中的脑波记录仪突然播放起河北梆子,那熟悉的唱腔与咸海雷达波形完美重叠,这诡异的一幕,让我对这背后的阴谋有了更深的恐惧。
立春前夜,我深知时间紧迫,毅然盗取父亲的冷冻心脏,朝着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奔逃。联盟号飞船的整流罩内壁,用烧蚀材料书写着整部《孙子兵法》,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科技在此奇妙交融。当追兵的重型直升机切开晨雾,如恶魔般逼近时,我果断将心脏接入燃料计量系统。刹那间,舱内压力表突然转为河北皮革厂的温度计刻度,发射台喷焰在雪地上烧灼出母亲设计的膛线方程,这一切仿佛是父母的力量在指引着我,与命运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。
雨水节气,我在失重的礼炮号空间站缓缓醒来,舷窗外,1975年的第一颗人造太阳飞速掠过,它的钨合金外壳上布满弹痕,每一次自转,都向地球投射出父亲用血泡绘制的路线图,那是父亲用生命留下的指引。身着舱外宇航服的胖子飘然而至,递来一把激光焊枪,说道:“你爹用脊髓液编写的导航程序,能让这枚太阳炮弹着点误差不超过肃宁县皮革厂的门牌号。”当对接舱传来俄语警报时,我望向窗外蔚蓝的地球,蜿蜒的铁路网竟化作母亲发梢的绛紫色毛线,这一刻,我仿佛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与信念,他们用一生的心血,在这复杂的时代背景下,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,而我,也将带着他们的期望,继续探寻这无尽的秘密。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Copyright 2020 浮生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